▲整理家裡,
你需要的不是技巧,而是...▲
懶媽最近讀了本書,
說明整理家裡只要三天就能完成。
一翻開內頁,
作者開宗明義告訴讀者,
收納整理要成功的關鍵因素,
就是要知道自己理想生活的模樣,
以及所有物品都該歸位。
前者是起心動念的契機,
後者是方便後續的維持。
大整理完後,每天花15分鐘把物品歸位,
就能維持居家空間清爽。
——
本書在博客來上也獲得5分的評價,
裡面也有許多實際操作面上的執行方式,
懶媽整理如下。
▌整理的五大要點 ▌
① 地點:
先從儲物空間開始整理起,
因為這個空間裡的東西大多已被遺忘許久,
比較不會有難分難捨的心理狀態。
空間清出來後,
就可以成為整理其他空間時的備區。
——
② 整理方式:
少物+快狠準。
拿出勇氣,面對丟掉物品的罪惡感。
面對過去的錯誤並從中學習,
才能減少未來犯同樣錯誤的可能。
不適合現在的自己的物品,
表示其階段任務已達成,不需強留。
——
③ 物品管控:
以收納空間及固定的物品數量來管理物品,
空間配置七分滿即可。
食品類吃完再買,常保新鮮,
這才是自己煮可以健康吃的原意。
——
④ 收納方式:
私人物品回各自房間,
不要留在客廳公共空間。
日用品收在方便拿取的地方,
同類衣物同一區域放置。
收納的黃金區域,
依家人的身高平均分配給家人。
——
⑤ 簡化流程、擅用工具:
明確定義該留該丟的物品、
物品的去處、收納箱貼標,
清空地面,掃地機器人就能在協助清掃地面,
回家時地板清潔溜溜。
/
▌整理的好處 ▌
忙碌、討厭做家事的人,更應該斷捨離。
如果擁有的衣服少,
要吊掛褶疊的衣服就少,
花在處理衣物上的時間精力就變少,
就更有餘裕與心力享受生活;
處理的物品變少,
東西都有固定位置,
這樣各個家人都有能力物歸原位,
不用只靠媽媽一個人處理所有物品。
/
▌最有共鳴的部份... ▌
作者在最後面很誠實地告知讀者,
她的冰箱收納技巧並不好,
因為她家的食物在3-4天內即食用完畢,
根本沒有需要收納的必要。
大家可以想想,想要自己煮,
就是想要吃得健康,
想吃得健康,食物新鮮是必要條件之一。
這樣子又何必儲存一整個冰箱的食物呢?
整理家裡,說實在的技巧不重要,
重要的是認清理想的面貌、
實踐理想生活的勇氣。
你呢?你心中的理想生活是以下哪一種?
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理想生活。
① 掃地機器人幫你掃地,你在旁蹺腳喝咖啡?
② 老公小孩能自動把物品歸位,
不用你日夜河東獅吼?
③ 不用每天面對衣服山,
十分鐘輕鬆完成衣物的褶掛
④ 以上皆是
———
我是文青懶媽,高雄整理師。
剛剛好的理想生活推廣者。
#文青懶媽
#高雄整理師